3分鐘快速了解土地分類

5/5 - (1 vote)

一、建築用地 :
如住宅、官署、機關、學校、工廠、倉庫、公園、娛樂場、會所、祠廟、教堂、城堞、軍營、砲台、船埠、碼頭、飛機基地、墳場等。

根據「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」規定: 「非都市土地依其使用分區之性質,編定為甲種建築、乙種建築、丙種建築、丁種建築、農牧、林業、養殖、鹽業、礦業、窯業、交通、水利、遊憩、古蹟保存、生態保護、國土保安、墳墓、特定目的事業等使用地。」 簡單來說,不是屬於都市計畫內的土地,也有它所屬的各種分類,且各有不同的容積率與建蔽率,以及各種適用的開發標準。 例如說,投資人想要買一塊位於風景區內的農地,用來興建民宿營業使用,除了尋找風景優美、山環水繞的區位之外,還要瞭解該土地是屬於哪一種分類? 若是屬於甲、乙、丙等建築用地,則可以依法申請民宿經營,丁種建築用地則屬於工業使用項目。

建築用地又分為:

  1. 甲種建築用地-非都市土地: 一般農業區、特定農業區的建築用地。都市計劃外的建築用地。建蔽率60%。容積率240%。
  2. 乙種建築用地: 鄉村區的建築用地,可供居住及低強度的商業使用。都市計劃外「鄉村區」的建築用地,幾乎沒有計畫道路規劃,道路系統小又窄,未來房價不易有上漲機會與空間。建蔽率60%。容積率240%。
  3. 丙種建築用地: 山坡保育區的建築用地。做好水土保持、保育計畫等就能夠蓋房子。建蔽率40%。容積率120%,不過目前台灣省各鄉鎮市政府,對於土地開發做很嚴格的管制,有些地區的政府會將容積降低,從120%降至80%,希望建築開發對環境衝擊的影響降低。
  4. 丁種建築用地-工業使用: 一般農業區、特定農業區的工業建築用地。可以合法蓋工廠,並申請工廠登記證,大部分都用作工廠用地使用。建蔽率70%。容積率300%。但是直轄市或縣 (市)政府可視實際需要酌予調降,並報請內政部備查,所以實際允許建蔽率及容積率還是得視地方政府有無另訂規定。

二、直接生產用地 : 如農地、林地、漁地、牧地、狩獵地、鹽地、水源地 、池塘等。

三、交通水利用地 : 如道路、溝渠、水道、湖泊、港灣、海岸、堤堰等。

四、其他土地: 如沙漠、雪山等。


更多土地分類相關文章:

免費諮詢取得貸款額度
請再次確認號碼是否正確